【捐赠信息】我馆收到无偿捐赠11件承载着亲情、爱情、家族情、家国情的藏品

撰稿:民族服饰博物馆    2019-04-24 13:49:56

近日,我馆收到一位年轻男士替祖父捐赠的衣服计11件。有意思的是,这位男士将此批捐赠的捐赠者信息、制衣者信息、穿衣者信息一并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了服装背后的故事,别有一番收获和感慨。


据这位男士介绍,他的祖父叫朱震亚, 1932 年生,北京东城人,大学学历,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钢厂担任技术员, 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工厂女工学习服装裁剪,后被安定门服务部、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地请去教授服装裁剪。文革后被调到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中学担任服装教师。1979 年受白崇礼先生之邀参与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造型性工艺基础》教材编写。1982 年相继于东城区创立北京育美服装学校、通州县城创立民办朱震亚服装学校,教授中、西式服装裁剪,著有《时装裁剪》(1982年)、《男装实用制板技术》(2015年)、《旗袍制板》(十三五规划部委级规划教材)等著作。1992 年受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特聘专家周士琦先生之邀赴故宫博物院主持清代龙袍复原工作。2000 年受台湾旗袍大师杨成贵之邀出任杨成贵贵苑服饰公司顾问。2003 年至 2008 年受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邀请,到校开设中国传统旗袍裁制课程。


制衣者,朱林佩霞女士,清•光 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 年)生于沈阳市沈阳县浑河堡林氏家族,自幼习女红,对传统服饰裁剪、缝纫及织绣技艺颇有心得,1925 年随族亲在沈阳市沈阳县创办了信义合商行,以制售传统服装为业。1931年9·18 事 变后,兄长林子升先生率东北抗日义勇军第 21 路军抗击日寇。为避战乱,林佩霞随夫朱伟民先生南下北京,以织补缝纫技艺于南锣鼓巷帽儿胡同谋生。


穿衣者,朱伟民(曾用名朱殿明)先生,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生于沈阳市白塔堡高三家子村,东北军行伍出身,修业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


8件自制,有棉的、皮的、夹的;有袄、褂、大氅…这让我们略窥20世纪40,50年代及解放前服装的面料、形制、色彩; 3件购买,衣服的商标处记录着北平更名为北京的历史变迁和像丝绸店 “八大祥”之一的位于东四隆福寺的东升祥这样的老字号。


真诚地感谢捐赠者,将件件承载着亲情、爱情、家族情、家国情,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藏品,无偿捐赠给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募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积极为社会服务的高水平特色博物馆,也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民族服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服装专业博物馆之一。为展现中国民族服饰,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面向社会接受各界人士捐赠的与中国各民族服饰有关的、有价值的实物和资料,用于本馆展览、研究、收藏和教育等方面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作为提供免费参观服务的高校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殷切期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本馆少数民族服饰藏品征集工作。

一、征集范围:

捐赠品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与民族服饰相关的实物、影音、资料等物品。

二、捐赠方式:

有意捐赠者请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部联系,确定捐赠物品的来源、名称、类别、数量、捐赠人等相关信息。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电子信箱:bwg@bift.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邮  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