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信息】广西贺州市卢女士向我馆捐赠平地瑶织锦

撰稿:安蕾    2018-09-29 09:07:19

开学伊始,我馆收到广西贺州市卢女士捐赠的两幅平地瑶织锦。

据捐赠者介绍,织锦,是广西、湖南一带平地瑶族女性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传统手艺。一般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在长辈们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织锦至今仍然保留经线起花工艺的“经锦”,在当地民间的被面、花带、襁褓、口水兜、盖篮帕、头帕、仪式装饰,乃至终老时棺椁之上的盖被等伴随自己一生的生活日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也正是由于“经锦”的特殊性,平地瑶的织锦还保留了与土家族、侗族织锦不同的牵经工艺的起花工艺,是我国少数民族织锦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八宝被”与“梨花被”是织锦工艺的代表。在广西贺州市富川县一带的平地瑶婚礼上,富足的家庭一般都有五十多床陪嫁,一般的家庭也有二、三十床,比较困难的也有十多床。嫁到男方家庭后,家里富足的还会另外赠送给父母兄弟姐妹各一床,困难的也只有另送父母与兄弟姐妹一双布鞋来表示敬意。由此可见,一床织锦被,是牵起两家幸福的纽带。一床背面,一般往往要织上数十种花纹,在提花机上历时多达数月才能完成。过去织锦背面多以麻或纱为主,经历漂、晒、洗、染等多道工序,再一圈圈绕在梭子上,准备上机。平地瑶族织锦的内容多以自然景物、吉祥纹样、动物抽象纹样等为主。图案构成用各种几何图形和富于象征性的形体,以对称、均衡等形式,组成各种图案。线条粗细变化,色彩对比强烈。织锦的色彩运用是强烈的对比,冷暖色相间,轻重色互衬。同一色阶的红或蓝、绿、黄等,一般不连在一起,中间以一对比色隔开;绿、蓝、紫等相邻的色彩运用,从色阶上也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样锦面才鲜明。同时在配色时非常讲究色调,一幅锦面有一个主调,用少量的对比色。虽然对比强烈,但花而不乱。如红底子多配绿色和蓝色,绿底子多配白、蓝、黄等。渗透出平地瑶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情趣。过去的瑶族妇女大部分是文盲,却把整篇诗歌、祝福词的复杂的字形毫不走样地织进被中。其实她们大多数并不全明白这些“符号”其中的含义,多数只是视其为一个不同装饰纹样。但是一件件简单的被褥,确实是一个族群世代相传交织不变的记忆。

卢女士的实物捐赠和详细的文字介绍,相信会给民族织锦工艺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感谢卢女士的捐赠!

捐赠物(一)

捐赠物(一)细节图

捐赠物(二)

捐赠物(二)细节图





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募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积极为社会服务的高水平特色博物馆,也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民族服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服装专业博物馆之一。为展现中国民族服饰,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面向社会接受各界人士捐赠的与中国各民族服饰有关的、有价值的实物和资料,用于本馆展览、研究、收藏和教育等方面工作,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作为提供免费参观服务的高校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殷切期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本馆少数民族服饰藏品征集工作。

一、征集范围:

捐赠品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与民族服饰相关的实物、影音、资料等物品。

二、捐赠方式:

有意捐赠者请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藏品部联系,确定捐赠物品的来源、名称、类别、数量、捐赠人等相关信息。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4288067010-64288261
电子信箱:bwg@bift.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邮  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