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非洲国家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参访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撰稿:张津珲    2018-05-17 10:12:26

5月14日下午,由文化部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8年非洲国家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参观访问了民族服饰博物馆,我们与来自非洲贝宁、喀麦隆、毛里求斯、尼日尔和塞内加尔5个国家的15名文物修复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学术探讨。此次培训班是为兑现《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关于加大对非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实施对非文化培训“千人计划”承诺的重要项目。

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作为此次非洲培训班参观的四所博物馆(故宫、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之一,在此次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贺阳馆长在多功能厅就多民族服饰赏析与保护修复展开介绍,并且让培训班学员们试穿了不同款式的民族服装,她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来自尼日尔的阿布都迪迦•马哈曼萨尼和来自客麦隆的马哈马特•阿巴•奥斯曼等就穿着方式、布料染色、藏品储存和展览展陈方式等提出疑问,贺阳馆长一一解答。

贺阳馆长为非洲学员试穿民族服装

学生展示服饰

贺阳馆长和贝宁文化遗产司司长博尔纳·安妮特·卡罗尔·于盖特女士合影

之后,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民族服饰博物馆,他们惊叹于苗族银饰、蜡染以及服装刺绣工艺、点翠工艺等等。在志愿者的英文讲解下,非洲学员们了解了服装首饰等背后的故事,对中国古代以及少数民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参观到奥运厅时,同行的国际交流部主任周美芬女士曾担任2008年奥运会希腊火炬手,向我们诉说了当时的许多趣事。

讲解员带领非洲学员参观民族服饰博物馆

讲解员全程英文讲解

培训班负责人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国际交流部主任周美芬女士与奥运服饰合影


然后,学员们至文物修复工作室进行参观交流。贾汀老师就目前正在开展的元代辫线袍与北魏素绢裤的修复保护工作为例,介绍了纺织品文物的科技保护流程、修复与研究方法、围绕文保展开的科研教学成果等,引起了学员们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反响。随即有两个国家的学员向我院博物馆表达了寻求纺织品文物保护的国际化协作意向。

贾汀老师介绍修复流程

非洲学员正在观察辫线袍

最后,学生对来自贝宁的文化遗产司司长博尔纳•安妮特•卡罗尔•于盖特进行了采访,她说这次参观让她印象深刻,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北服的工作人员极为敬业、热情,她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族服装,希望有机会可以与博物馆深度合作。

学生采访贝宁文化遗产司司长博尔纳·安妮特·卡罗尔·于盖特女士


在这次参观访问民族服饰博物馆的过程中,博物馆与非洲学员们相互学习借鉴,这也是一次非洲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